近日,浪莎股份(600137.SH)披露了一系列关键人事任命。公司创始人翁荣弟继续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而两名家族二代成员翁晓锋和翁晓菲却同时退出了核心管理层,未出现在新一届董事会名单中。
在外界看来,这标志着浪莎股份正式启动从“家族治理”向“职业经理人”模式的转变,是“去家族化”的表现。对于上述观点,《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浪莎股份董秘办处得到了确认,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为了更好地治理,要大量引入外部的经营管理人才。”
记者注意到,新任副总经理金洲斌和新任财务负责人卢明亮,从职业履历来看,都是属于浪莎内部培养的人才。对于后续是否会在外部聘用人员,及一些其他的“去家族化”动作,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其他动作,会进行公开披露。”
翁氏二代退出董事会
浪莎股份创立于1995年,从沿街叫卖的“袜子卖货郎”到建立“袜业帝国”,再到2007年借壳上市成为“中国内衣第一股”,翁荣金、翁关荣、翁荣弟三兄弟成功建立了一个家族企业。
43岁的翁晓锋是创始人翁关荣之子,自2009年起便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直被外界视为确定的接班人。公开资料显示,翁晓锋2006年毕业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2007年进入家族企业,仅用两年时间就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历任公司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然而,翁晓锋退出董事会似乎早有预兆,5月25日,浪莎股份召开的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翁晓锋因公出差未能出席;6月2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翁晓锋也因工作原因未能出席。
同样未出现在董事会名单当中的还有翁晓菲。公开资料显示,翁晓菲毕业于美国长岛大学,2015年6月加入浪莎集团,历任公司第九届、第十届董事会董事。
两位“企二代”退出的同时,此次调整后,浪莎股份董事席位由7位缩减至5位,其中家族成员席位由3个减为仅剩翁荣弟1人。非家族背景的专业人士占据了董事会多数席位。
接替翁晓锋成为副总经理的为金洲斌,现任浪莎内衣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历任公司六至十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财务条线同步完成“新老交替”。自2007年上市起便担任财务负责人的周宗琴离任,继任者为内部培养的卢明亮。卢明亮于2013年加入浪莎,凭借扎实履历逐步晋升,先后担任基层成本会计、财务总监助理、财务总监。
服装行业分析师马岗分析认为:“近几年来,浪莎股份有不少加盟商退出,业绩增长乏力,是其‘去家族化’的重要原因。”
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分析认为:“‘去家族化’并不只是浪莎股份的问题,而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共性问题,创始人家族在企业里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关键在于‘去家族化’之后,新的职业队伍能不能迅速承接起来,这是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不过,从某个角度上看,‘去家族化’是能够焕发企业生命力的表现之一。”
增长乏力
实际上,从业绩层面,浪莎股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乏力。2022年到2024年,浪莎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3.27亿元、3.88亿元和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27.66万元、2262.52万元和2340.23万元。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8%,未能实现年初制定的增长10%的目标。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60.18万元,同比下降9.65%;但净利润931.46万元,同比增长96.33%。这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财务费用大幅减少及大额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并非完全来自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
具体表现上,浪莎股份门店网络持续收缩。2022年年末,浪莎股份拥有总店面384家(直营店2家+经销商加盟店377家+外贸贴牌5家)。到2024年年末,总店面数降至282家,两年间减少了102家,降幅达27%。
浪莎股份高度依赖OEM(代工生产)模式。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OEM产量占生产量比例为85.86%,其中内衣产品该比例为88.18%,短裤产品该比例为90.15%。
记者注意到,在该数值上,浪莎股份一直比较稳定,并且逐步提升,2023年,公司OEM产量占生产量比例为85.45%;2022年的该数据为82.63%。
代工模式也为浪莎股份带来了困扰。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次性内裤存在灭菌质量问题,涉事企业商丘市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被指为浪莎股份的代工企业。浪莎股份紧急澄清“从未与该公司建立任何形式的业务合作”,但代工模式的隐患已然暴露。
这不是浪莎第一次遭遇质量危机。2023年6月,子公司浙江浪莎内衣生产的内衣因纤维含量不达标,遭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通报。
同时受代工模式影响,浪莎股份的毛利率一直低于其他同行业品牌。2020年到2024年,浪莎股份毛利率分别为13%、15.48%、17.5%、18.04%和20.30%。相对比之下,2024年,爱慕股份(603511.SH)毛利率为65.16%;汇洁股份(002763.SZ)毛利率为68.16%。
程伟雄提到:“浪莎股份的线下布局几乎已经饱和,目前是以线上为主,而线上渠道本身就是一个价格博弈的环境,并且浪莎股份所在的赛道,本身单价也并不高。另外,浪莎股份本身是代工模式,品牌没有高溢价。”
“浪莎股份在袜业这个细分品类上表现不俗,但并没有抓住其他新的机遇,比如近年热门的瑜伽服,浪莎股份也推出了一些产品,但整体竞争力并不强,这也是其增长乏力的原因之一。”马岗表示。
国货潮品带来新机遇?
在浪莎股份2024年财报中,多次提到了“国潮”二字。其披露的2025年主要工作要点就提到:“持续抓市场化创新,以国内需求为落脚点,融入国潮产业新循环。”
浪莎股份提到:“2025年,国潮消费将不断兴起,进而内衣消费逐渐趋于时尚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中国居民对内衣消费的需求量也逐渐提升,内衣市场的销售收入也将会随之继续上升。”
同时,国潮服饰已经成为整体服饰行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细分领域,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中国国潮鞋服市场总规模从4071亿元增长至99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6%,远高于同期整体鞋服市场规模。这主要得益于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国潮品牌竞争力的持续增强,以及消费者对国货产品认可度的显著提升。
但国潮绝非简单的营销标签或情怀贩卖,而是一场涉及产品重构、文化叙事与供应链革命的系统工程。从波司登、鸭鸭到Ubras等品牌的实践表明,国潮红利只向真正完成底层能力重塑的企业敞开。
但马岗提到:“国潮近几年很火,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浪莎股份来说,它在开发新品或营销上,与国潮的关联都不大,并没有拿到市场红利。”
程伟雄也表示:“目前国潮服饰已经进入红海,竞争十分充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浪莎股份发力较晚。”
“所以浪莎股份这次改革也是从管理层开始,先进行人员上的调整,再进行思想上的统一,再去业务端集中发力。国潮板块的魅力其实很大,也很受消费者欢迎,与浪莎股份的主要消费群体的重合度也很高。另外,在客单价层面,浪莎股份亟须提高客单价,从而提高利润。”马岗表示。
第二证券-股票短线平台-要配资股票配资网址查询-杠杆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